2009/01/24

如何激發幼兒智力與才能_七田真@著 01-01


第一章 父母的感性可以培養幼兒的天才


『你知道嗎?每個幼兒都是天才』


幼兒時期的頭腦特別靈活


 你知道嗎?
 孩子在幼兒時期的頭腦特別靈活。
 剛出生不久的孩子,頭腦有著驚人的吸收能力。以「兒童之家」聞名的幼兒教育家-義大利的蒙特梭利女士,稱這種吸收能力為「胎生的吸收精神」。她認為,「成人已經喪失了這種精神,這是一種可以與上帝的創造力相提並論的不可思議的力量。幼兒從出生的環境中接受刺激,在掌握適合環境的素質後這種力量就會迅速消失。」
 0歲孩子的這種吸收能力十分強,如果拿大人與0~二歲的幼兒相比,大人就顯得十分平庸了。
 幼兒在這個年齡階段,是個絕對的天才,同時擁有非常優秀的頭腦吸收力,但是如果父母沒有這樣的認知,不給予任何適當的教育刺激,幼兒的頭腦功能就無法獲得良好的發展,隨著年紀漸長而逐漸喪失吸收力,迅速變成拙劣頭腦。
 錯過了這個黃金時期,即使日後在怎麼給予優秀的教育刺激,也無法使已經喪失的吸收力發揮作用,很難再創造一個高品質的頭腦。
 0歲至三歲期間,幼兒的吸收能力像天才一般,能夠接受各種難易程度的教育性刺激。而且,還並不只是將這些刺激做為單純的知識留在記憶中,而是逐漸形成一種比超級電腦更勝一籌的資質。
 幼兒在這個時期所吸收的一切,將會直接進入人類的深層意識(潛意識)中。而潛意識中的知識就像電腦一樣精密,使得幼兒就有獨自的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。
 幼兒會記憶周圍人對他說的話,並逐漸學會自己說話的過程。這並非只是靠記憶能力,而世界由這種成人的頭腦所缺乏的優秀處理能力,毫無困難的記住了任何困難的語言。
 所有家長都應該瞭解,每一個幼兒天生都具備有這種優秀能力;這種優秀能力,使得每一個幼兒都具備了天才的特質。
 所以,幼兒天生就是個天才,如果後天環境沒有好好發展,就會被掩蓋了。


出生後六個月,頭腦基本母型已經形成

  以往,一般人都以為幼兒學會母語是理所當然的事,就彷彿事幼兒頭腦中有一個能夠自然而然地學習語言的特別裝置,與周圍環境沒有任何關係(橋姆斯基先天性語言獲得裝置)。
  原來,再幼兒的頭腦中,有著猩猩等其他動物所沒有的語言獲得裝置,而且,這種優秀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。
  但是,認為與周圍環境沒有任何係的想法,顯然並不正確。
  我們必須瞭解,頭腦功能必須藉由外界的刺激才能成長。
  從幼兒誕生那天開始,就應該努力多和小孩子說話。使幼兒富優秀吸收能力的頭腦,能夠吸收這些語言,並在逐漸累積後,成為自己的語言。如此,就可以使孩子的語言更加豐富。
  孩子再記憶語言時,並不會加以理解。剛開始時,只是記憶發音而已,並將之吸收至潛意識中。當逐漸具備理解能力後,之前累積在潛意識中不曾有任何意義的語言都在瞬間產生了意義。
  而且,這些工作是由成人頭腦所不具備的高度處理能力所進行。因此,在成人眼中,所有二歲的孩子都是優秀的語言學家;能夠在不知不覺中,掌握困難的語法。
  但或許大人們並不瞭解其中的事實,認為語言是自然形成的。
  如果認為寶寶很乖,很好帶,就不教孩子任何東西,在出生後半年內,整天讓寶寶靜靜地睡覺。那麼,孩子即使在二、三歲後,也無法學會說話,變成發育遲緩的孩子。
  當幼兒從天才「墮落」為凡人後,就再也無法回到原來的天才座位上。在出生後六個月內,父母給予孩子的「教育」,會造成如此巨大的差異。如果父母在這時期進行錯誤的教育,就會使孩子喪失與生俱來的天才素質。
  一般認為,在出生後的六個月內,形成了幼兒頭腦的基本母型。在歲以前,幾乎完成了百分之六十的腦細胞配置工作。
  因此,絕對不能夠在這一階段不給予任何刺激,使寶寶中日在百般無聊中度過。如果能夠給予正確的引導刺激,幼兒就能顯示出優異的能力。


「烙印法則」令人發現了電視的意外危害


  澳洲的比較行動學家羅倫斯指出,幼兒在剛出生時,從外界所獲得的印象具有決定性意義。
  羅倫斯認為,在動物的學習中(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的學習),尤其是在剛出生時的學習中,會產生「烙印現象」。
  例如,鴨子、鵝、野鴨等的雛鳥(孵化時,全身披著羽毛,無法立刻行走的幼鳥),在孵化後,會追隨第一眼所看到的、會動的東西,通常都是母鴨(母鵝)。雛鴨(雛鵝)追隨母鴨(母鵝)是為了自己的生存和安全,這種行為非常合理。
  以前,一直認為雛鴨(在出生後),立刻追隨母鴨(母鵝)的行動是一種本能。這其實是必須加以修正的。
  其實雛鴨(雛鵝)會追隨出生後第一眼看到的任何會動的東西,這就是所謂的「烙印法則」。
  例如,當雛鴨(雛鵝)第一眼到的、會動的東西是人時,就會一直跟著人走;如果是動物玩具,就會一直跟著玩具走,甚至不看母鴨(母鵝)一眼。
  羅倫斯所提出的「烙印法則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。因為,這種烙印現象也發生在人類的幼兒身上。
  幼兒誕生的環境中,通常都有電視。在出生後一個半月左右,當幼兒可以用耳朵聽、用眼睛看時,如果讓他整天看(聽)電視,他的頭腦中就會對電視留下深深的烙印。
  於是,幼兒就對母親的聲音不會產生任何回應。即使媽媽將自己眼中所看到的事物告訴幼兒,唱歌給他聽,也完全沒有任何反應。
  當孩子到了二、三歲時,就會表現出以下的生活態度---
1。不會用語言表達。
2。視線不與母親接觸。
3。動作激烈。無法靜下來,整天動個不停。
4。哼唱自己喜歡的廣告歌曲。
5。自立很緩慢,許多事無法自理。
6。不懂得什麼是危險的事。
7。喜歡機械類,很擅長操作機械。
8。在知性方面表現優秀。
  從幼兒出生到二歲左右,電視對寶寶的頭腦都可以產生這種烙印的作用。
如果讓二歲的孩子一天看五、六個小時的電視,孩子必定會出現這種傾向。
  電視之所以對寶寶無益,除了因為電視的對話,是單方面進行,孩子只能一味接受,沒有任何說話的機會,從而導致語言發展遲緩。除此之外,還會產生更嚴重的危險(烙印的危險)。
 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,會對母親的聲音毫無反應。在治療時,必須利用「錄音機」,讓孩子重複聽到「媽媽」聲音。久而久之,才逐漸開始回應母親的聲音,使母子之間展開交談。由此可知,烙印現象具有多麼重大的影響。
--
---
  
節錄自﹍七田真@著「如何激發幼兒智力與才能」一書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